生产力的变革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从原始社会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还是使用原始人的身躯。
那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角度分析生产资料在历史上的变化。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如何获取生产资料。

下面我将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演变进行分析,并最终探讨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如何获取生产资料。

第一部分:从历史角度分析生产资料的变化

从生物学角度看,劳动者的“身躯”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主要驱动力量正是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深刻革命。

1. 劳动资料的演变(人类如何改造自然)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其中生产工具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它的演变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刻度尺。

  • 原始社会:

    • 劳动资料: 简陋的石器(石斧、石刀)、木棒、骨器等。这些是自然物的简单加工品,极大地依赖劳动者的自身体力。
    • 特点: 劳动资料是对自然物的直接利用,延伸了人的肢体,但能力和效率极其有限。
  • 农业社会:

    • 劳动资料: 金属工具(铜器、铁器)的出现是革命性的。犁、锄头、镰刀、畜力(牛、马)的使用,以及水车、风车等简单机械。
    • 特点: 人类开始利用金属材料和驯化畜力,实现了从“采集”到“耕作”的革命,劳动资料成为了系统化开发土地资源的前提。
  • 工业社会:

    • 劳动资料: 蒸汽机的发明是里程碑。此后,机床、内燃机、电动机、自动化生产线等机械系统成为主导。劳动资料从代替人的体力(工具机)发展到代替人的能量(动力机)。
    • 特点: 劳动资料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构成了庞大的机器体系。劳动者从“使用工具”变为“服侍机器”,生产资料(机器)成为资本占有并支配劳动的关键。
  • 信息社会/自动化社会:

    • 劳动资料: 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通信网络(互联网)。这些工具开始替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如计算、控制、记忆等。
    • 特点: 劳动资料实现了信息化和初步智能化,生产效率和对全球资源的调配能力空前提高。

2. 劳动对象的演变(人类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是劳动加工所作用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的扩展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创造物的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增加。

  • 原始社会:

    • 劳动对象: 天然的自然资源,如野兽、野果、鱼类、现成的石块、树木等。
    • 特点: 完全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现成物”。
  • 农业社会:

    • 劳动对象: 土地、驯化的动植物(农作物、家畜)、以及经过初级加工的材料(丝绸、毛皮、陶土、矿石)。
    • 特点: 劳动对象从“现成自然物”扩展到“人工培育的自然物”,开始了对自然界的深度干预和改造。
  • 工业社会:

    • 劳动对象: 深度加工的原材料成为主体,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原料、橡胶等。此外,电能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非实体的劳动对象(被转换、传输、利用)。
    • 特点: 劳动对象绝大部分不再是自然直接赐予的形态,而是人类工业活动的产物(“人造物”),人类进入了“加工材料的时代”。
  • 信息社会/自动化社会:

    • 劳动对象: 出现了一种新的、非实体的劳动对象——信息(数据)。代码、程序、算法、知识产权等都成为被加工、处理和创造的核心对象。
    • 特点: 劳动对象实现了从实体化到虚拟化的重大飞跃。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第二部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如何获取生产资料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深化和高级阶段,其核心特征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成为核心生产工具。这使得生产资料的获取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1. 劳动资料的获取:从“拥有”到“接入”

传统的工业时代,获取强大的劳动资料(如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意味着巨大的资本投入。而在数字化时代,获取最先进的劳动资料的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民主化和轻资产化

  • 云计算与算力(新型动力机): 您不再需要购买和维护庞大的服务器集群。像AWS、Azure、阿里云这样的云服务商,让您可以通过网络按需租用世界顶级的计算能力(CPU、GPU、TPU)。获取生产资料(算力)的方式从“购买产权”变成了“购买服务”。
  • 软件与算法(新型工具机): 许多核心的生产工具是软件。企业无需从零开发,可以通过:
    • 开源社区(Open Source): 免费获取和使用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框架和库(如Linux, Apache, TensorFlow, PyTorch)。这是集体智慧共创共享的模式。
    • SaaS(软件即服务): 订阅使用各类专业软件服务(如CRM、设计软件、管理工具),无需购买和安装。
  • 平台与生态: 对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可以直接接入大型平台(如微信、抖音、Shopify、Amazon AWS)提供的开发工具、流量和支付系统。这些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现成的“数字劳动资料综合体”。

结论: 在智能化时代,获取劳动资料的核心不再是资本规模的竞争,而是知识、创意和连接能力的竞争。你可以用很少的初始资本,通过接入云端、使用开源工具和平台服务,获得与大型企业相近的生产能力。

2. 劳动对象的获取:数据成为“新石油”

在智能化时代,最核心的劳动对象是数据。如何获取、清洗、标注和处理数据,成为了价值创造的关键。

  • 数据的获取途径:
    • 用户产生: 通过提供免费的数字服务(搜索、社交、娱乐、工具)来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这是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核心模式。“如果你免费,那你就是商品”(你的数据是产品)。
    • 传感器采集(IoT物联网): 通过部署物理世界的传感器,从工业设备、汽车、家电、城市基础设施中持续采集海量数据。
    • 公共数据: 政府和企业开放的各类公共数据集(开放数据运动)。
    • 合成数据: 利用AI技术自行生成和模拟数据,用于训练AI模型,尤其在真实数据稀缺或敏感的领域。
    • 数据购买与交换: 从数据市场或第三方数据经纪公司购买所需的数据。

重要变化:

  • 非竞争性: 数据作为一种劳动对象,具有非竞争性。我使用一组数据训练AI,并不妨碍你同时使用同一组数据。这与传统的土地、石油等竞争性生产资料有本质区别。
  • 价值源于处理: 原始数据的价值有限,其巨大价值需要通过算法(劳动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和建模后才能释放。数据与AI算法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资料。

总结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生产资料变革是历史性的:

  1. 劳动资料的形态从庞大的实体机器变为无形的算法、软件和云端算力。其获取方式从依赖巨额资本的“所有权”模式,转向更灵活的“接入权”和“服务订阅”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创造活动的门槛。
  2. 劳动对象的范围从实体物质扩展到虚拟的数据。数据作为一种非竞争性的新资源,其获取依赖于提供数字服务、部署物联网和利用数据市场,其价值通过智能算法的“劳动”来实现。

最终,这个时代的核心矛盾也在演变:生产资料(数据、算法、平台)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以新的形式出现。谁掌握了核心数据和海量算力,谁就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从而在生产和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让这些数字生产资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整体,而不是被少数巨头垄断,是当今时代面临的全新课题。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时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blog.hufeifei.cn/2025/09/economic/revolution-in-productivity/

鼓励一下
支付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