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的理念

在公司管理的时候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Scrum管理制度设计了,但是公司没有产品发展的战略方向和能够持续造血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最近在思考“经营”和“管理”哪个更重要?

维度经营管理
核心目标创造价值、赢得市场、实现增长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保证秩序
关注重点“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典型活动战略制定、商业模式、市场布局、品牌建设、创新计划、组织、制度、流程、考核、控制
时间维度面向未来、战略性面向当下、执行性
主导角色企业家、老板、董事长管理者、总经理、中层干部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

阶段更重要的方面原因
初创期经营要先找到“活下去”的商业模式。
成长期经营与管理并重一边扩张市场,一边建立组织与流程。
成熟期管理略重稳定运营、成本控制、防止风险。
转型期重新经营靠战略创新和经营决策突破瓶颈。

举个例子

假设你经营一家餐饮连锁:

  • 经营层面:决定主打菜品、定价策略、品牌形象、选址逻辑、加盟模式,这决定你是否能赚钱。
  • 管理层面:员工培训、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流程、财务控制,这决定你能否持续赚钱。

如果没有经营,管理再好只是“精致的倒闭”:晚年的诺基亚,质量顶尖,流程非常严谨规范,但是市场嗅觉失灵,官僚体系臃肿决策迟缓,死守塞班系统,最终被苹果和安卓淘汰。
如果没有管理,经营再好也会“规模化崩塌”:国内外绝大多数公司都死在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上,要么是缺乏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资金链断裂,要么是缺乏人事激励制度,导致核心人才流失。

  • 从长期角度看:经营是根,管理是枝。根不稳,枝叶再茂也难长久。
  • 从组织角度看:经营决定方向,管理保证执行。两者必须平衡。
  • 一句话总结:经营决定企业“做什么”,钱要“怎么来”;管理决定企业“能不能做成”是否可持续的赚钱。

最近发现公司有一部分人,对他柔性一点,就有点蹬鼻子上眼了,scrum制度的核心就是民主透明、自组织。

但是如果一个公司的人不是那种自驱力比较高的员工,scrum反而会激发他们的惰性。Scrum本意是赋能,执行起来却成了放羊。

所以我在思考一个公司到底应该民主还是集权?

答案不是非黑即白,简单的“民主”或“集权”,而是要看 组织的阶段、文化、业务性质和人员素质。我们可以分层来看:

管理方式定义优点缺点
集权管理决策权集中在少数高层,由上而下执行决策快、方向统一、风险可控容易僵化、信息失真、压制创新
民主管理决策权适度下放,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激发创造力、提升参与感、信息更充分决策慢、责任模糊、执行可能分散

从组织阶段看

阶段管理方式理由
初创期集权为主创业初期方向不明,需要创始人快速决策、统一行动。
成长期逐步放权组织扩大后,创始人无法事事决策,需要授权中层。
成熟期民主化管理为主机制和制度成熟后,可鼓励参与式决策和创新。
转型期 / 危机期重新集权需要集中资源和意志,快速扭转局面。

从业务性质看

业务类型适合的管理方式说明
军工、安全、金融等高风险行业集权决策必须统一、错误代价高。
创新型、高科技、创意行业民主依赖群体智慧与创造力。
连锁、制造、零售等标准化行业集权 + 执行制度化需要强执行与统一标准。

从文化与人力角度看

  • 员工素质高、组织成熟 → 倾向民主管理,鼓励自驱。
  • 员工经验不足、执行力弱 → 倾向集权,减少混乱。
  • 文化目标一致、信任度高 → 可以放权、实行目标管理(如OKR)。
  • 文化多元、意见分歧大 → 应先集权形成共识,再逐步放权。

好的管理不是极端,而是动态平衡。 可以总结为:

  • 战略集权、执行放权、监督透明。
  • 高层定方向(集权),中层管过程(授权),一线给反馈(民主)。
    一句话总结:
    在稳定和危机时要集权,在发展和创新时要民主。
    集权保证效率,民主激发活力,成熟的管理要能“收放自如”。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时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blog.hufeifei.cn/2025/10/business/management-philosophy/

鼓励一下
支付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