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不能高于《公司法》,它必须在《公司法》框架内制定和发挥作用。《公司法》是上位法和强制法,而公司章程是下位法和自治法。
一、 基本关系:服从与补充
《公司法》是根本大法,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
- 《公司法》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规定了公司组织与行为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底线要求。
- 它包含大量强制性规范,这些规范是公司必须遵守的,不能通过公司章程予以排除或修改。例如:
-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人人格否认”)。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
- 公司必须遵守财务会计制度。
- 股东会的某些核心职权(如修改公司章程、合并、分立、解散等)是法定的,不能通过章程下放给董事会。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具有自治性和具体性
- 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共同制定的内部最高行为准则。
- 它的效力主要来源于《公司法》的授权,在《公司法》留下的自治空间内,公司章程可以做出更具体、甚至不同于《公司法》默认安排的规定。
二、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具体领域来看待这种关系:
场景 | 《公司法》的规定(默认规则) | 公司章程可以如何规定(自治空间) | 关系分析 |
---|---|---|---|
股权转让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章程可以规定更宽松或更严格的程序。例如,可以约定“股东向外转让股权需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或者“可以自由转让,无需其他股东同意”。 | 章程优于公司法。因为《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分红比例 |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 章程可以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红。例如,可以约定“股东A虽只出资40%,但可享有60%的分红权”。 | 章程优于公司法。《公司法》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章程就是这种约定的书面形式。 |
股东会表决权 |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 章程可以约定“同股不同权”。例如,可以约定“股东A每股享有三个表决权”。 | 章程优于公司法。《公司法》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股东会/董事会职权 | 《公司法》明确列举了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法定职权。 | 章程可以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将股东会的部分职权授予董事会行使(但修改章程、增资减资、合并分立等最核心的职权不能下放)。 | 章程在法定框架内进行细化,但不能剥夺法定核心职权。 |
法定代表人 | 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 章程必须在此范围内选择一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例如,章程可以规定“本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经理担任”。 | 章程在法定选项内选择,不能超出法律规定范围创设职位。 |
三、 核心结论:效力层级与冲突解决
- 效力层级:《公司法》是 “上位法” ,公司章程是 “下位法” 。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
- “另有规定”是关键:当《公司法》的条文中出现 “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类表述时,意味着法律明确授权公司章程可以做出不同于默认规则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章程的效力优先于《公司法》的默认规定。
- 冲突解决:
- 如果公司章程的规定落入《公司法》的授权(自治)范围,则该规定有效且优先适用。
- 如果公司章程的规定违反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规范(例如,试图排除股东的法定知情权,或免除董事的忠实义务),则该部分章程条款无效。
- 在实践中,如果公司章程的条款与《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该条款自始无效,法院或监管部门将不予认可,并会适用《公司法》的相应规定。
一个形象的比喻:
- 《公司法》 就像国家的 《宪法》 ,它设定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和公民的权利底线。
- 公司章程 就像一所 大学的《学生手册》 ,它可以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更具体的校内规则(比如宿舍管理规定、学分计算办法),但这些校规绝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
总结:
公司章程的自治权是《公司法》所赋予的,它只能在法律划定的“自治跑道”上奔跑,而不能冲出跑道、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公司章程不能高于《公司法》,它是《公司法》框架下的内部治理核心文件。 在制定和修改章程时,必须仔细甄别哪些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哪些是法律授权的自治空间。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其制定、保存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健康运营和风险防范。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涵盖公司章程的制定、保存与实践执行。
第一部分:如何制定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制定绝非简单地填写一份工商局的标准模板,而应是一个深思熟虑、量身定制的过程。
制定流程
发起人起草:
-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由初始股东共同制定。
-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由发起人制订。
- 在实践中,通常由核心股东或律师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起草草案。
关键内容协商:
- 股东们必须对章程的核心条款进行充分讨论和谈判,确保所有重要问题达成一致。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正式审议与通过:
- 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并签名、盖章。
- 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大会上由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报送登记与生效:
- 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登记的必备文件,需报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部门)进行审核。
- 公司章程自公司正式成立(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生效。
核心内容与个性化设计(超越模板)
工商局会提供标准模板,但切忌直接使用。必须在以下关键领域进行个性化设计:
核心章节 | 标准化模板内容(默认规则) | 个性化设计建议与关键点 |
---|---|---|
公司基本情况 | 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可写概括性条款,但需注意特定行业需审批。 |
股东信息 | 股东名称/姓名、出资额 | 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
股权结构与转让 |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分红权。 股权转让按《公司法》默认程序。 | 【重中之重】 • 表决权:可否约定“同股不同权”?(有限公司可,股份公司复杂) • 分红权:可否不按出资比例分红?(可以,明确约定即可) • 股权转让:必须详细规定! 可严于《公司法》,如“对外转让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并明确优先购买权的行使细则。 |
股东会/股东大会 | 法定职权、会议召集 | • 通知期限:可约定更短或更长的通知时间。 • 表决方式:可否书面、通讯表决?(可以约定) • 决议通过比例:除法定事项(如修改章程、合并分立需2/3以上表决权)外,可约定其他事项的特定通过比例(如过半数、3/4等)。 |
董事会/执行董事 | 法定职权、人数 | • 可将股东会的部分非核心职权授权给董事会。 • 明确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表决程序。 |
法定代表人 | 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 | 章程必须在三者中选择其一。这关系到公司控制权和对外代表权。 |
高管 | 经理、财务负责人等 | 明确其聘任和解聘的权限归属(董事会或股东会)。 |
解散与清算 | 按《公司法》规定 | 可约定公司经营期限,以及解散事由。 |
强烈建议:在制定章程,特别是涉及多位股东时,咨询专业律师。律师能帮助您预见潜在纠纷,并将对各股东最有利的保护条款写入章程。
第二部分:如何保存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不应被锁在柜子里蒙尘,而应作为活文件被妥善管理和使用。
物理保存:
- 正本:将市场监督管理局盖章核准的公司章程正本,与营业执照、公章等重要文件一起,存放在公司的安全场所(如保险柜),由专人负责管理。
- 副本:制作多份副本,供日常使用。
电子保存:
- 将章程的电子版(PDF/Word)保存在公司的共享服务器或加密云盘中,确保管理层和股东可以方便地查阅。
- 确保电子版与工商登记备案的版本一致。
分发与告知:
- 应确保每位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持有一份章程副本,并已阅读和理解其内容。
- 新加入的股东或高管,应在入职或入股时第一时间获取并学习章程。
第三部分:如何实践执行公司章程
章程的生命在于执行。否则,它只是一纸空文。
作为日常行为的最高准则:
- 决策依据:公司召开股东会、董事会,作出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首先查阅章程,确保权限和程序符合规定。
- 合同与授权:在对外签订重要合同时,应核查签约人(如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的权限是否与章程规定一致。
- 避免程序瑕疵:例如,章程规定召开股东会需提前15日通知,若只提前了10日,则形成的决议可能因程序违法而被撤销。
解决内部纠纷的准绳:
- 当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争议(如分红、股权转让、投票权等),公司章程是解决争议的第一位和最重要的依据。
- 例如,关于股权转让的争议,完全取决于章程是如何约定的,而不是《公司法》的默认规定。
对抗外部风险的盾牌:
- 对于董事、高管来说,只要其行为是依据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作出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主张免除个人责任。
- 规范的章程执行记录(如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是证明公司行为独立、避免“法人人格否认”(股东连带责任)的重要证据。
定期审查与修订:
- 公司章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公司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启动章程的修订程序:
- 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 股东结构发生变化(如新股东加入、老股东退出)。
- 公司业务模式或战略发生重大调整。
- 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变更。
- 修订章程必须遵循章程本身规定的程序(通常是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并重新报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
- 公司章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公司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启动章程的修订程序:
总结:最佳实践清单
- [ ] 量身定制:拒绝简单套用模板,围绕股东关系和公司战略设计核心条款。
- [ ] 专业把关:在制定和修订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
- [ ] 全员知晓:确保所有股东和管理层熟悉章程内容。
- [ ] 严格遵循:在做出任何重大决策前,养成“先查章程”的习惯。
- [ ] 完整记录:妥善保管与章程执行相关的所有会议记录和决议。
- [ ] 动态更新:根据公司发展和法律变化,定期审视并适时修订章程。
将公司章程真正融入到公司的血液中,是公司实现规范治理、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